黄色入口网站_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一区_欧美日韩不卡_日韩一区电影_污污视频网站_伊人免费网

中華商務網
正在更新
行業看點
您現在的位置: > 中華商務網> 化工產業> 磷化工> 產業鏈> 化肥

產能問題依舊突出 化肥行業進入變革時代

2015-7-8 10:05:16來源:中國產經新聞報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導讀:
  •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這是經常掛在農民嘴邊的一句話。化肥對農業生產、農民增收,以及經濟發展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有專家分析表示,化肥對我國糧食增產的貢獻率在40%以上。然而這位“大功臣”的市場行情卻已連續低迷了4年。
  • 關鍵字:
  • 化肥 氮肥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這是經常掛在農民嘴邊的一句話。化肥對農業生產、農民增收,以及經濟發展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有專家分析表示,化肥對我國糧食增產的貢獻率在40%以上。然而這位“大功臣”的市場行情卻已連續低迷了4年。

氮肥為例,2014年,氮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為2616.7億元,比上年下降6.2%;行業虧損56.6億元,2013年行業盈利59.2億元;虧損企業156家,增加23家;虧損企業虧損額129.6億元,增長106.7%;行業虧損面達到47.1%。由此可以看出,2014年我國化肥行業異常艱難。2015年行業能否走出低谷,是化肥企業切實關心的問題,而政策層面的影響也是企業關注的重點。在此前召開的2015年硫及化肥市場研討會上,行業脫困成了焦點話題。

6月27日,由國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委托、東北亞開發研究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承擔的重大研究項目《中國新型肥料行業發展報告(2014)》在北京正式發布,國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長周長益到會做主題發言,就當前我國肥料行業發展情況與轉型升級等方面進行解讀。

產能過剩矛盾突出

肥料是農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元素。我國肥料工業經過60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工業體系,對于保障我國農業健康發展,促進農民增產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年來,化肥行業的日子并不好過,產能過剩,市場需求下降,行業利潤偏低,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制約了行業發展。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化肥總產能已達到13167萬噸,化肥產量達到8011.73萬噸,而我國化肥需求量僅為6610萬噸,生產過剩量在1401.73萬噸,過剩產能近一半。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化肥生產國,除氯化鉀外,主要化肥品種均已進入過剩狀態。同時,行業經濟效益下滑,利潤趨于平均化。化肥生產企業對于煤炭和天然氣資源的議價能力逐步喪失,高品位磷礦資源也是日益枯竭,保障能力減弱,采選成本呈攀升態勢。另外,鉀肥對外依存度雖有所降低,但仍然需要大量進口做為補充;硫資源仍然需要大量進口,而價格主要由國際市場決定。

化肥產業集中度仍然偏低,市場控制力較弱。數據顯示,目前的化肥行業,盡管單個企業規模有所增長,但與十年前我國的磷復肥產業相比,產業集中度呈現下降趨勢。這就導致行業對市場的控制能力進一步變弱。

另外,農化服務投入少水平低和環保壓力持續增大等因素也困擾著中國化肥行業。

魯西化肥集團運營管理主任王付倫指出,目前化肥行業享受的免征增值稅以及優惠氣價、電價、運價等優惠政策不斷調整,優惠大幅減少,預計2015年還會有一定幅度的調整。這將導致化肥生產和流通成本大幅提高。隨著關稅、淡儲政策的調整完善,政府將逐漸減少對市場的干預,化肥市場將面臨不少挑戰。中國化肥行業要想實現突圍,“十三五”規劃必須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

“目前化肥市場現有的紕漏與缺陷較多,產能過剩嚴重。‘十三五’編制期間,各層次會議頻繁,多圍繞現有產能的轉型升級、兼并共贏以及新型肥料的入市標準;這將助推市場向更完美的方向發展;也將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工作,加強農業生態治理、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 中宇資訊化肥分析師李金梅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道。

由此可以看出,去產能化是化肥行業必須首先面對的和突破的問題。去產能化,是指為了解決產品供過于求而引起產品惡性競爭的不利局面,尋求對生產設備及產品進行轉型和升級的方法。這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但也是實現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總工程師高永峰認為,應迫使落后產能退出市場,優化和調整產品結構,以提高肥料利用率為主線,發展能增加肥效的相關肥料品種,例如,微生物肥、商品有機肥、土壤調理劑等。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產能過剩停留在傳統大化肥的層面,而科技含量高的高效肥料、專用肥、水溶肥卻是短缺的。氮、磷、鉀傳統大化肥會成為新型肥料的原料產品,將提高肥料附加值和利用率,這既是農業生產發展的方向,也是解決傳統產能過剩的一種方式。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趙秉強認為,未來化肥產業發展的重點應當是如何提高效率與利用率,而不是繼續大幅度提高施肥水平,我國肥料產業應實施質量替代數量的發展戰略。

環保承壓 新型肥料受關注

當前我國農作物畝均化肥用量21.9公斤,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畝8公斤),是美國的2.6倍,歐盟的2.5倍,化肥過量施用、盲目施用等問題,帶來了成本的增加和環境的污染。而2012~2014年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農藥年均使用量31.1萬噸,比2009~2011年增長9.2%。農藥的過量使用,不僅造成生產成本增加,也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雖然我國糧食有著“十一連增”的紀錄,但肥料和農藥的施用卻同步增長,“十一連增”的背后是肥料和農藥的力量。而隨著民眾對于環境問題和土壤循環利用認知的逐步提高,改變了過去一味依靠施用大量化肥而保證產量的觀念。因此,對于化肥行業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化肥種類不早再受寵,新型化肥應運而生。

新型肥料主要包括復合型微生物接種劑、復合微生物肥料植物促生菌劑;秸稈、垃圾腐熟劑;特殊功能微生物制劑等,其具有調節土壤酸堿度、改良土壤結構、改善土壤理化性質、生物化學性質,調節或改善作物的生長機制,改善肥料品質和性質或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等優點,未來將進一步向著高效、增值、多功能、生態環保的方向發展。有專家表示,新型化肥受農業從業人員歡迎,市場發展前景較好,同時也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鎖定三農問題,糧食安全依舊是重中之重。糧食安全與良種推廣和優質化肥密不可分。而當前我國化肥市場質量差參不齊,品牌雜亂突出。有業內人士表示,高科技新型化肥的使用,不僅是中央頂層設計對農業現代化的要求,也是凈化化肥市場的保障。

“近些年來,國家已經將很多高科技新型肥料列為重點推廣項目,并以示范形式推廣到全國多個省份,基本覆蓋了中國糧食主產區以及主要的農作物產品。未來國家可能還會加大對高效環保肥料的推廣力度,這也是新型肥料發展的機遇。對化肥企業來說,應利用好當前產能過剩所形成的倒逼機制,把握好國家的政策導向,增強自身競爭力”。 楊凌依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習家輝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道。

由于新型肥料對于節約資源、環境保護及可現代化集約農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工信部正在制訂和發布化肥行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其中重點措施之一就是大力調整產品結構,開發高效、環保的新型肥料,如硝基復合肥、硝酸銨,水溶肥,液體肥等。

轉型升級成為趨勢

從目前來看,化肥行業轉型升級、市場化改革是大勢所趨。2005年7月,國家發改委出臺的《改革和完善化肥價格調控機制的方案(草案)》就明確提出,要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但由于多種因素影響,目前化肥市場化進展仍不盡如人意。

李金梅指出,當前享受優惠政策較多的主要是以前的一些老化肥企業,新的化肥企業享受的優惠政策要少得多,這在化肥行業內形成了不平衡。新企業擁有先進技術,本應在競爭中占優,但由于享受的優惠政策不同,卻不一定競爭得過那些雖無技術優勢卻有“政策優勢”的老企業,這也直接造成了行業內部不平衡。

面對化肥行業的種種問題,轉型升級已是刻不容緩。專家指出,化肥產業轉型升級,主要是指改善產業結構,提高產業素質和效率。其中,改善產業結構主要表現為提升產業的協調發展和結構。提高產業素質和效率主要表現為提高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產品質量。同時,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個行業,要做到產業升級必須依靠科技進步。而中國化肥行業的轉型升級,還要與國家經濟轉型相適應。

此外,目前農資行業普遍存在供應嚴重過剩、中間渠道多而成本高、系統農技服務缺失、行業高度分散等問題。當農資遇上互聯網,這種信息不對稱和效率低下的環節將被互聯網取代,未來農資流通一定會走上電商平臺。

“隨著農資行業競爭的日益加劇,越來越多的農資經銷商陷入困境,這也就促使農資商和農戶之間關系的改變。今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的行動計劃,一些化肥企業紛紛進軍電商領域,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宇資訊分析師丁秀娜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道。

丁秀娜還向記者講述了一個新的化肥發展模式,“智能化肥微工廠”。據了解,“智能化肥微工廠”的設備是由小型配肥機械與電腦兩部分組成的。電腦里安裝了開發的配肥管理系統,以此操控小型配肥機,農戶可根據需要現場配肥。農戶在配肥的時候,可根據土壤情況補充所需微量元素,在施肥的同時也對土壤進行修復,有效保證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

分析人士認為,善于利用“互聯網+”,形成農資流通新模式。中國化肥行業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項領域之中,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在國家政策的不斷指引下,化肥產業結構不斷調整,云農場、田田圈等也在逐漸改變著傳統化肥的銷售模式,化肥行業變革時代已經到來。

記者調查了解中發現,國內不少化肥龍頭企業已開始在銷售、運營模式上不斷創新,實現了突破。云南云天化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理許定國指出,我們大多化肥企業太依賴資源價值本身,亟須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創新銷售模式、運營模式和資本模式,提升農化服務能力和水平。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沈云昌預測,未來農資電商格局將呈現電商寡頭化、服務遠程化、行業細分化和倉儲集中化四大趨勢。面對農資終端的不斷下沉,如果現有經銷商能將技術服務、商務服務和平臺服務整合一體化,將在電商時代脫穎而出。目前,已陸續有企業、農資公司等開發、推廣電商,預計后期農資電商將與時俱進更加普遍化和實用化。

現在,已經有很多化肥企業在終端客戶競爭層面下功夫,砍掉了不少中間代理商。正是隨著銷售重心的下移,使得化肥銷售必須重視終端客戶,只有通過農化服務、進村促銷、專家下鄉講課等各種“接地氣”的宣傳和促銷方式,直接對農服務,抓住抓牢終端客戶,才能真正堅實根基、穩固發展,抓住市場份額和占有率。

化肥在農業生產中占有重要位置,而現代農業是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方向。隨著后期我國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的推進,化肥用量將減少,化肥行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只有緊跟市場的趨勢,才能適應市場的發展,立于不敗之地。

 

(關鍵字:化肥 氮肥)

(責任編輯:00586)
每日聚焦
企業風采
最新供應
最新求購
【免責聲明】
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化工產業頻道: 化工 | 化肥 | 磷化工 | 煤化工 | 塑膠
中商數據-研究報告-供求商機-中商會議-中商VIP服務-中文國際-English | 鋼鐵產業-化工產業-有色產業-能源產業-冶金原料-農林建材-裝備制造
戰略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媒體報道 | 客戶服務 | 誠聘英才 | 服務條款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華商務網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
本站所載信息及數據僅供參考 據此操作 風險自負 京ICP證030535號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盛世龍源12號樓 郵編:100022
客服熱線:010-5166715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弄天天模 | 日本欧美国产 | 中文字幕一级毛片视频 | 曰本www | 好吊妞这里只有精品 |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 久草视频资源在线 | 欧美性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午夜久久 | 成人精品综合免费视频 | 国产一卡2卡3卡四卡网站 |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 日韩a视频| 免费黄色片网站 | 麻豆视频传媒二区 | 欧美一区综合 | 久久99中文字幕久久 | 国产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99 | 秋霞a级片 | 国产在线观看第一页 | 日日摸夜夜欧美一区二区 | 秋霞人成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成a人片在线网站 | 青娱乐免费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高清在线 | 国产免费啪啪 | 亚洲日本色| 欧美网站黄| 黄色免费小说网站 | 免费观看a级完整视频 | zzzzzzxxxxxx日本人 | 毛片爱爱| 国产精品每日更新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 在线成人tv天堂中文字幕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 人人射人人澡 | 久热中文 | 日本网站在线看 | 欧美jizzhd欧美巨大 |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