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3月底做二季度鋼材市場預測時,曾經指出:只有變化的因素才能改變市場的走勢。已經持續幾個月的國際金融風險、持續增長的通貨膨脹壓力和發達國家的經濟衰退趨勢已經導致2008年的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和鋼鐵需求的增幅減弱。這是二季度以后鋼鐵市場與一季度鋼鐵市場走勢的重要不同。也是今后鋼鐵市場走勢所面臨的新形勢。
如果說5-6月份世界通脹壓力增加導致經濟增速回落和鋼材需求減弱已經看得比較清楚。到了6月中下旬和7月份,經濟增速回落和鋼材市場交易清淡,實際上已經影響中國鋼材市場的價格出現了小幅不斷回落。這種弱勢盤整的走勢即使進入8月,也難有大的改變。因此,分析清楚資源性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引發通脹的變化特點和趨勢,對把握7月以后的鋼材市場走勢有直接的意義。
一、這次通貨膨脹與前兩次通貨膨脹的不同
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一直延續著較快發展的軌道。伴隨經濟的快速發展,雖然價格水平總體年年都有一定的增幅,但是真正演變成較大的通貨膨脹壓力只有兩次。一次是發生在1988年,通脹率達到18.8%。但價格通脹主要是農產品、生活消費品和一般工業商品。由于市場物價上漲過快,導致通脹最明顯的特征是居民市場搶購風。不僅毛線、毛毯搶購,就連洗衣機、冰箱、電視機也供不應求。記得當時海爾一批冰箱運給鞍山,在鞍鋼正門外的商店出售,橫幅標語宣傳的就是海爾對鋼城的支援。不過這類通脹一般通過經濟的快速發展,不斷滿足消費需求就可以解決。同時這里也有經濟發展、居民收入增加積累起來的生活消費品價格結構關系需要調整的價格上漲。
1994年我國發生的第二次通貨膨脹情況的經濟背景稍顯復雜些。受1993年通貨膨脹率13%的影響,1994年實際通貨膨脹達到24.1%。1993年海南等地的房地產熱,曾經使北海物價上漲了43%。這里雖然有一般生活消費品價格上漲,也有工業產品價格上漲。特別是建筑鋼材的價格突破了4000元/噸。上海期貨交易所2000年的開設的線材期貨交易曾經得到鋼廠的支持。鞍鋼國貿公司就有專人從事鋼鐵期貨交易。其中三個月的線材期貨價格由1993年3月份的1700元/噸一路攀升到最高達到4270元/噸。1994年初,國家增強了經濟的宏觀調控,不僅房地產業降溫,物價上漲也開始得到了控制。線材期貨價格也回落到2347元/噸。連續幾年期間鋼材期貨累計成交總量達到4.52多億噸,成交金額計1.32多萬億元,交割總量251萬噸,成為當時全國成交量最大的商品期貨品。不過交割總量與成交總量比僅僅為0.59%。
從1994年通脹的內容看,通脹的基本因素是經濟快速發展導致工業品、生活消費品需求和價格快速上漲。不過那個時候,只有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際鋼材、鐵礦石的供需關系和價格幾乎變化不大。所以隨著國內經濟走向平穩發展,鋼材價格的回落,鋼鐵企業還是又經歷了8年的價格低谷。很顯然需求旺盛,僅僅一般工業品和生活消費品階段性供不應求,通過發展經濟和加強宏觀經濟調控,通貨膨脹很快就能夠緩解。
二、資源性產品價格上漲引發這次通貨膨脹的變化趨勢和特點
2008年這次通貨膨脹與前兩次通貨膨脹有著重要的不同。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鐵礦石均價上漲77.4%,原油均價上漲67.3%,煤炭均價上漲43.7%。盡管6月份cpi從4月最高的8.5%回落到7.1%,但上半年ppi同比上漲7.6%,而6月份的ppi同比為8.8%,其中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1.1%。在預示著后期通脹的壓力仍然很大。
雖然cpi的增高與豬肉等農產品短期供需狀態有聯系,農產品與工業品價格、服務業價格和工資的價格結構關系需要調整。但是這類問題可以在經濟發展中得到積極緩解和協調。通脹壓力也很快得到控制。這也許是近兩個月cpi指數走低的主要原因。但是這次通貨膨脹的根源,與前兩次通貨膨脹的重要區別,也是這次通貨膨脹的嚴重性在于:
1、發展中國家以內需為動力的經濟崛起正在改變世界未來的格局。雖然這個歷史趨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但是,正是伴隨幾年來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石油等資源類產品供給略顯不足引發供需關系矛盾,并演繹價格攀升;資源類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增加了下游成本壓力,進而引發下游行業產品價格結構關系矛盾的積累,導致經濟增速放緩,增加了預期通脹潛在壓力;同時膨脹了大基金資本的市場炒作經濟,推升了資源類價格上漲和震蕩的風險;這三個因素疊加作用,終于引發了2008年世界通貨膨脹壓力越來越大的演變趨勢。
今年以來石油、煤炭、鐵礦石、焦炭、糧食價格的瘋狂上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今年國際鋼材價格的瘋狂,實際上既是鐵礦石、焦炭、鐵合金價格大幅上漲的受害者,也是這次通貨膨脹的推波助瀾者。
美國次貸風險、世界金融風險、美元貶值盡管有金融行業本身的矛盾和風險,但歸根到底是世界經濟風險的反映,反過來又增加了世界經濟通脹的壓力,更增加了世界經濟風險的復雜性。
2、雖然世界各國的通脹情況有所不同,但是在世界經濟和市場一體化如此發達的今天,這次通脹具有明顯的全球性特點。而且資源性產品引發的通貨膨脹壓力,增加了經濟發展的成本,增加了下游工業品價格潛在的通脹壓力,正迫使世界經濟增速明顯回落。整個世界正在以經濟增速回落的代價來化解當前面臨的通貨膨脹壓力。
十年前每桶原油12美元,今天134美元,而從60美元漲到134美元僅僅用1年多時間。2002年美國購買原油花費了1310億美元。而2008年將要達到5040億美元。從這組數據中可以看出石油價格上漲對經濟發展成本和速度放緩的影響。
正是世界經濟增速回落,導致資源性產品需求減弱,使世界資源性產品價格近期出現了回落趨勢。實際上這輪以資源性產品價格上漲為動力的通貨膨脹,恰恰反映了一些重要資源產品對經濟發展的制約影響。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資源性產品需求的快速增長,資源性產品價格有逐步走高的趨勢。這符合環境資源社會交換價值不斷提高的總趨勢。認識這個問題需要從當今時代經濟運行的階段性特征和資源性產品供需布局結構演變趨勢的階段性特征中尋求答案。因此,從短期看:經濟衰退,需求減弱正在緩解通脹壓力。從長期看:解決通脹的出路只能從世界范圍內尋求改善資源性產品供需格局。
有人認為這次通脹原因之一是我們連續多年投資率比較高,特別是鋼鐵行業發展很快,導致鋼材大量出口和資源進口供給壓力越來越大,進口石油和鐵礦石價格的上漲導致引入型通脹的發生。這種觀點很值得商榷。
如果從這個標準看世界上多數國家需要進口石油、鋼材、糧食。似乎都有理由說通脹是引入型的。但是這種理由可以解釋一個國家的通脹原因,但卻解釋不了世界通貨膨脹的根源。更無法尋求解決世界性通脹的出路。而只能像目前這樣聽憑通脹壓力導致世界經濟增速明顯回落。甚至在一些發達國家出現經濟衰退。
實際上前四年我國鋼材出口每年增幅2300萬噸。雖然我國沒有環境資源的支撐能力,出口導向型的鋼鐵工業發展道路不能再走下去了。但是畢竟滿足了國際鋼材需求增長,相對穩定了國際鋼材和鐵礦石價格。2007年鐵礦石期貨價格只增長了9.5%。2008年無論國內鋼材產量增長,還是鋼材出口,無論鐵礦石需求增長,還是鐵礦石進口都出現了增幅回落趨勢。但是國際鋼材供不應求卻導致了2008年鋼材和鐵礦石價格的瘋狂。對已連續上漲的國際石油價格正在積累世界通脹的壓力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瀾作用。
胡錦濤總書記最近在中央經濟座談會上提出:我國的對外開放在重要領域要取得重大突破。與石油不同,世界至少一百年內并不缺乏鐵礦石資源。因此作為世界鋼鐵大國更需要從全球供需布局結構演變趨勢中制定鋼鐵、能源的國際化戰略。為穩定國際鋼材、鐵礦石價格,抑制資源性產品引發的通貨膨脹,推動世界經濟協調發展,承擔起時代的責任。
3、從石油、鐵礦石、鋼鐵的世界供給格局階段性變化趨勢看,都不是幾年內就能發生供給格局的根本性改變。特別是石油資源的供給矛盾可能要持續很長的時間。世界經濟發展動力與資源產品的階段性供應不足引發通脹壓力攀升的博弈,正體現著資源性產品供給不足對經濟快速發展的制約作用。
從形成這次通脹的三大影響因素看,目前的這次全球通脹似乎已經達到了頂點。近期石油價格從143美元/桶回落到120多美元/桶。國際鋼材市場進入7月份終于因經濟風險增加,鋼材價格出現了高位盤整的變化趨勢。中國經濟好于國際社會,抗擊風險能力和啟動內需的條件(例如加快百姓安居房建設)也好于國際社會。但國內鋼材市場由于依賴出口調節供需平衡,市場走勢弱于國際鋼材市場。實際上從6月下旬開始就已經出現了鋼材市場價格弱勢盤整中小幅回落的大趨勢。由于世界經濟增速明顯回落,通脹和經濟風險增加,不僅導致世界許多國家的股市大跌,而且投機基金炒作形成的價格泡沫和一些虛高的資源性產品價格首先開始回落。通脹壓力在經濟減速中也會引發價格震蕩下跌,一旦經濟回落會使不同的資源產品需求先后進入供需平衡點。但資源產品價格跌落的底點也會相對較高。目前國內從現貨市場購買鐵礦石的鋼廠鋼坯成本已經貼近5200元/噸。許多鋼材品種價格回落空間并不大。
世界經濟發展動力與資源不足引發通脹壓力的博弈,將使市場價格圍繞市場供需平衡點附近保持上下波動。原因就在于經濟因通脹風險而減速,發展中國家因經濟崛起而保持對資源性產品旺盛的需求動力。經濟發展難以出現前兩年的速度。不僅消化前期資源性價格上漲引發通脹和下游經濟價格結構關系調整需要時間,而且一旦經濟復蘇,資源性產品需求增加,會刺激資源產品價格再次上演漲價趨勢,重新演繹一波資源條件制約經濟發展的通脹壓力及其對下游的傳導。這就是這輪通脹回落后的長期性演繹趨勢特征。
但世界經濟不會出現蕭條,發展中國際發展的動力決定了世界經濟仍會保持較快發展,資源性產品需求旺盛的趨勢不會改變,例如石油和鐵礦石的每一次震蕩可能價格有漲有跌,但價格波動后卻難改攀升的趨勢。并不斷釋放新的通脹壓力。同時也預示著這輪由資源性產品供給矛盾引發的通脹壓力具有長期性特征,將會持續較長的時間。這種經濟發展動力與資源性產品需求旺盛的矛盾引發的通貨膨脹,進而引發經濟增速放緩,是同產品過剩引發的經濟周期性回落有著重要不同。在一定通脹壓力下實現經濟發展將是一個較長時期的經濟運行態勢。這更凸顯一個國家立足國際資源和市場制定長期的能源、資源產品戰略的重要性。
(關鍵字:鋼材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