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成功崛起正在改變中國和人類命運,這是21世紀人類發展史上最偉大的事件。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國家經濟崛起勢頭吸引歐洲等西方國家紛紛融入一帶一路的市場開放的時代大潮。正是這個基于各國合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合縱力量,沉重撼動了美國為首西方工業化國家幾十年來建立的霸權制度根基。加快了美國霸權的孤立和衰落,使當前國際政治經濟大格局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性變革。
美國反華政客說中國在與美國爭奪世界主導權中欲取代美國。此言差矣。中美矛盾深刻反映了這個時代全球重大關系。當前中美沖突中表現出來的矛盾本質上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明進步與美國維護霸權利益的沖突。
在中美關系發展中,要把美國霸權主義同美國區分開,兩者不是一回事。反對霸權主義,努力發展中美合作關系,一直是中國的主張。中國不會,也不需要搞冷戰模式,組織反美同盟,與美國走對抗的道路。中國人民堅持改革開放,發展經濟,造福人民。主張世界多極化,走世界命運共同體的發展道路。
但是畢竟美國政客不甘心霸權衰落。一個時期以來,圍繞新疆人權、棉花問題,中國對西方展開的惡意攻擊和實施的反制裁,占據了新聞的大部分內容版面。中國的制裁讓美國和一些西方企業損失了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這無疑增加了世界經濟的復雜性。
中美阿拉斯加會談中,楊潔篪說: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中國應該平視這個世界了。靠的就是中國經濟實力和中國對外政策主張所具有的時代文明影響力。中國不主動搞對抗,迎接西方這些挑戰就是守住底線,不怕事。很清楚,這代表著有更多的發展中國家也開始走向平視這個世界時代的開始。中國政府的反制打痛了一些西方國家。
疫情嚴重打擊之下,歐美經濟一直處于衰退陰影之中。中國巨大的開放市場和一帶一路經濟的快速崛起,為歐美對外合作,發展本國經濟提供了新機遇。國際基金資本向富有經濟活力地區流動這是市場經濟規律。索羅斯所言3年來累計26萬億美元基金從美國逃離。歐美許多大公司都在華投資,盈利頗豐。美國政府不把精力放到提振美國經濟,卻對中國實行封鎖,脫鉤。讓這些公司損失慘重。遭到了美國商界的強烈反對。美國政客背后越來越多的金主不滿和商會向政府的抗議,直接撕裂了美國政治的根基。特別是疫情嚴重和霸權衰落趨勢,讓美國根深蒂固的社會矛盾日趨激化。拜登政府即想維護霸權利益,又不得不認真面對力不從心國內困境。這就導致美國對外政治必然出現兩面性。把握這種認識思路,就把握住了中美關系的未來演繹大趨勢。美國對外政策兩面性表現在:
一是維護美國霸權,特別是維護美元霸權攫取世界財富舊秩序的瘋狂性有著制度性的根源。一些政客瘋狂打壓中國的惡劣表現,讓我們看清了這種瘋狂性。而且政客的這種瘋狂性還要演繹下去。只是越來越力不從心了。美國對華關系進入“驚魂時刻”。許多人擔心中美對抗給世界抗擊疫情,走出經濟衰退危機,世界安全都會帶來較大負面風險,最終影響鋼鐵行業。其實霸權衰敗正是世界政治經濟大格局演變趨勢的重要實踐形式之一。盡管反華政客的瘋狂還要持續下去,但是,只要從世界政治經濟大格局演變趨勢中把握中美關系,只要中國對外政策牢牢把握人類命運共同體歷史進程的大方向,這種過度擔心是不必要的。
二是面對嚴峻現實,特朗普對中國和歐洲打貿易戰,上演脫中,離群不僅損失嚴重的是美國,而且在國際上更加孤立。美國演繹中美關系現在的風險愈耒愈在世界上失道寡助。拜登不得不說要同中國走競爭合作的道路。美國蘭德公司罕見報告說中美要走競爭合作發展的道路、反映的就是美國霸權主義走投無路的困境。目前這種聲音不是在政客中,而是在美國社會精英中越來越大。甚至針對政客的嚴重腐敗,民調顯示93%的美國人贊成改革美國政治制度,主張成立公民大會,參與美國政策討論和制定。這就注定迫使美國政治家不得不尋求與中國競爭合作的道路。這是一條美國反華政客無法逆轉的符合美國利益的發展道路。
把握這些觀點有利于沉著應對復雜經濟形勢和中美關系風險變化,有利于全面把握2021年國際疫情擴散,經濟緩慢恢復形勢對國內外鋼鐵市場的未來影響。正是這些復雜而短期無法解決的國內外疫情和經濟緩慢恢復的市場形勢復雜原因,駕馭未來鋼材市場形勢需要有國內市場因素變化趨勢和國內外兩個市場相互影響趨勢兩個視角。
(關鍵字:馬忠普 國際疫情 鋼鐵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