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工業經濟效益月度報告顯示,1月份至2月份我國工業企業利潤加快恢復。1月份至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1140.1億元,同比增長1.79倍,比2019年同期增長72.1%,兩年平均增長31.2%,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較快增長的良好態勢。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對此表示,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的持續顯現,在國內外市場需求穩定恢復、同期基數較低以及“就地過年”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工業生產銷售增長加快,企業收入、利潤加速恢復,盈利水平回升明顯。
朱虹表示,多重因素推動工業利潤較快增長。低基數疊加“就地過年”推動利潤較快增長;工業生產銷售增長加快,帶動盈利明顯增加;九成以上行業利潤增長,近六成行業利潤翻倍;企業虧損明顯減少,扭虧企業貢獻突出;裝備和高技術制造業帶動作用明顯;原材料制造業利潤增勢良好。
具體數據來看,去年1月份至2月份,受疫情沖擊影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大幅下降38.3%,在2019年1月份至2月份利潤同比下降14%的情況下,進一步拉低了基數。年初以來,市場需求持續回暖,工業企業延續穩定恢復態勢,生產銷售較去年同期明顯加快。1月份至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1%,兩年平均增長8.1%;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5.5%,兩年平均增長9.4%。工業生產銷售均達到近年較好水平,為企業效益改善創造有利條件。
1月份至2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8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行業增長面超過九成。其中,有24個行業利潤增速超過100%。1月份至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減少28.6%,減虧明顯。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為27.1%,同比縮小9.0個百分點。在去年同期虧損企業中,有47.2%的企業今年前兩個月實現盈利,拉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96.1個百分點,扭虧企業拉動利潤增長貢獻突出。
另外,1月份至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同比減少1.16元,單位成本降至近年較低水平;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同比減少1.38元。成本費用水平下降擴大了企業盈利空間。1月份至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60%,同比提高3.15個百分點,盈利能力顯著提升。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營業收入利潤率同比提高7.69個百分點,醫藥制造業提高5.67個百分點。
資產負債率下降。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2%,同比下降0.1%。國有控股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9%,同比下降0.2%。
(關鍵字:工業 利潤 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