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4月23日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有關情況。據了解,以《行動方案》出臺為契機,各方將優化跨境金融服務政策,更好服務企業跨境展業興業,為企業全球化發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影響力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國家外匯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了《行動方案》,從提高跨境結算效率、優化匯率避險服務、強化融資服務等五方面提出了18條舉措。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陸磊表示,《行動方案》有兩個核心要點:一是突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二是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人民幣金融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中心建設步伐顯著加快,跨境交易和資金流動便利性大幅提升,金融生態持續優化。”陸磊坦言,但與金融強國目標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和提升。
陸磊表示,以《行動方案》出臺為契機,中國人民銀行將不斷優化跨境金融服務政策工具箱,形成更加適配外向型經濟的金融體系。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表示,將全力配合金融監管部門抓緊推動《行動方案》落地落實,確保每項舉措都能轉化為企業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紅利,更好服務企業跨境展業興業,為企業全球化發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降低企業跨境交易的時間和資金成本
上海是中資企業“走出去”的橋頭堡。《行動方案》推出系列金融支持政策,賦能中資企業“走出去”。
“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調整,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出海’尋求新的發展機遇。上海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上海自貿試驗區具備先行先試的制度優勢。”吳偉在回答上海證券報記者提問時表示,《行動方案》將對更好地服務企業“走出去”起到重要作用。
《行動方案》將助力企業增強全球化的經營能力。吳偉表示,《行動方案》提高跨境結算效率、優化外匯業務管理模式等措施,有助于減少企業跨境交易時間和資金成本,提升企業資金管理效率,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助力企業擴大海外市場份額;完善匯率避險服務、加強保險保障等措施可以幫助企業更好應對跨境業務相關風險,增強企業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信心和能力。
國家外匯局外匯研究中心主任陳之為介紹,《行動方案》針對服務“走出去”企業出臺的政策還包括:優化外債登記管理和跨境擔保流程,更好滿足企業“走出去”過程中存在的銀團貸款需求等。
“提高金融服務企業‘走出去’能級,需要監管部門、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共同努力。”吳偉透露,上海將在近期舉辦金融服務企業“走出去”推進大會,啟動覆蓋全市16個區的“百園千企送金融”活動,組織金融機構深入園區樓宇,面對面了解企業需求,精準提供金融服務。
為企業拓展海外市場保駕護航
《行動方案》還將為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抵御風險、保駕護航。
吳偉介紹,通過新推出的“匯率避險政策性擔保”業務,企業無須繳納保證金即可辦理人民幣與外匯衍生產品相關業務,能夠幫助企業有效、低成本地規避匯率風險。
作為“保險的保險”,再保險深耕特殊領域海外風險管理,專注解決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面臨的各類棘手問題。金融監管總局財產保險監管司司長尹江鰲表示,金融監管總局先后出臺三份政策文件,從準入、監管、財稅等方面支持再保險機構業務人才等在上海集聚。
陸磊表示,在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的同時,必須高度注重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來提升金融監管數字化水平,完善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和響應機制,加強法治供給,營造良好環境。
(關鍵字:央行等多部門 金融“活水”)